传统和传统的发明

梅尔 · 吉布森,亲美仇英第一人,
他让苏格兰人民在13世纪穿上了短裙,让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前就成为了“Patriot”

《传统的发明》是一本被很多人提及的著作,准确的说,它是一本论文集,重点研究西方近代历史一些批量“生产”传统的现象,它们发生在17~18世纪的苏格兰,威尔士,英国王室,以及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

固然,发明传统已经被某些人玩臭了,“历史发明家”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贬义,逆向民族主义者把用它来嘲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者则固执地认为传统是可以被“发现”的。这些扭曲的或是自我为中心的认识或许已经违背了此书的初衷,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霍布斯鲍姆,但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它的大多数观点是中立的,并未带着太多的感情色彩,虽然它以不列颠岛上的“少数民族”作为开篇,但后面黑起英格兰来更是毫不客气。

书中首先提到的苏格兰高地文化早已被我们熟知,梅尔 · 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是许多人看过的第一部西方的古装史诗电影。我们从这部电影里了解到,苏格兰人民的传统服饰是格子短裙。

但事实当然不是如此,13世纪的苏格兰人民的确穷的穿不起裤子,但他们也不穿裙子,更不要说这套吉布森精挑细选的粗纺格子图案了。18世纪之前,苏格兰人民穿裙子的记录是不存在的,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20年后,它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被发明出来。

格子图案的出现则更晚,它作为一种新的设计出现在苏格兰短裙爱好者的出版的图鉴中。伴随着苏格兰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苏格兰的有产者们开始投资并推广这些并不那么传统的文化,因为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和所谓低地服饰紧身裤的差别是明显的,更能够体现出高地人民的民族特色。尽管在不到一百年前,曾经共同作战的双方,都穿着同样的紧身裤,根本无法从服饰上区分各自的地域。

对于今天的世界来说,苏格兰褶裙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它存在的历史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长,在大多数情况下,其他的传统文化亦是如此。

梅尔 · 吉布森为苏格兰人塑造的这个反抗者形象,有必要选择一个区分度高,而大众又熟悉的文化符号。格子花纹褶裙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并不算太过分。

本书前两章重点讲述了苏格兰和威尔士都没什么文化,当人们下意识地以为这是英格兰人的偏见时,接着重点介绍两篇论文则直白地表明了英伦三岛上的几个民族都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底蕴。

这些关于英国君主制和王室的内容,更是带着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它们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也是许多重要人物共同推动的时代变迁。

从不列颠尼亚行省开始,英国就属于西方文明的边缘之地,这片土地上的国王和贵族们在“蛮族”中也属于开化较晚的,他们一开始既没有什么钱,也根本没有学到拉丁文化的那一套。

维多利亚女王在王室权力逐渐消解的过程中,真正的成为了英国民族的象征

19世纪下半叶,随着下议院权力的扩大,以及欧洲其他民族国家的兴起,英国同时发生了两件看上去完全矛盾的事情,女王逐渐地失去了她仅存的政治权力,但她作为国家领袖的地位却越来越高。1877年,她成为了印度女皇,英国王室无论是在仪式或是头衔上,都达到了日不落帝国的巅峰,但此时的她对英国政治已经没有太多的影响力了。

对于在海外殖民扩张的英国人来说,女王说话虽然越来越不算数了,但女王的名声却越来越响。任何事情都是以女王的名义办的,钱是给女王挣的,土地是给女王抢的,就连海盗也是一项重要国营事业。

既然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帝国,英国王室之前土里土气的毛病也该改改了。

在遥远的印度,1857年叛乱之后,莫卧儿帝国被干掉,女王接着升级为皇帝,印度的殖民代理人们也自动等级+1,为了体现英帝国的威严,面对着玩花活方面可能是世界第一的印度土邦主,副王和殖民地官员们发明了许多新的“传统方法”来实施帝国的权威。

典型的操作召集印度贵族和代理人们开大型集会,展示英帝国的恩赐和权威,集会的形式模仿了印度传统的“杜尔巴”大会,却又新增了许多新的特色。这些集会通常包括授勋和纹章的仪式,支持英国的印度贵族会被授予欧洲传统的爵位或者称号,根据实际贡献和等级,每个人享受的礼炮待遇也是不一样的,能够携带参与大会的人数也有严格的区分。

除了荣誉之外,当然还有一些实际的财物赏赐,印度传统称之为“纳扎尔”,英国人也充分地体现了自己商人精神,财物赏赐通常来自于其他印度人的捐献,里外里需要自己出钱的时候并不多。为了进一步的省钱,英国人还把一些例行的金钱赏赐变成了纹章的授予,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欧洲封建形式,却在19世纪末印度盛行起来。

英国人也非常重视荣誉和称号的本地化工作,在印度,维多利亚女皇的正式称号是“Kasier-i-Hind”(印度的凯撒),这个新词来自于一个匈牙利籍的东方学家,据说他是在充分考虑了印度人对“Empress”的发音困难后,向副王献上了这个完美的新头衔。

而在英国国内,从维多利亚加冕典礼开始,王室的各种庆典花钱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繁富,直到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

有趣的事实也有很多。例如汽车的诞生,造成了马车的稀缺,在乔治五世之后,皇家典礼使用的马车真正的成为了一种传统。并不是汽车会吓到老佛爷,但如果王室和中产阶级一样都乘坐汽车参加典礼的话,身份的区分怎么会明显呢?但这个东西毕竟很费钱,等到伊丽莎白二世继位之时,要找到足够数量的把所有王室成员都装下的马车已经不可能了,幸运的是电影制片厂贡献了自己的库存。

BBC的诞生也再次提升了了王室的影响力,让这些传统深入人心。从最早的广播直播典礼开始,到伊丽莎白加冕时那场空前的电视直播,王室的形象得到了精新设计的展示。据称有超过五十万的民众,为了女王登基而购买了电视。事情的发展并未像丘吉尔当时担心的那样,民众对王室的窥私欲抵消了对特权阶层的反感,有限的电视曝光反而增加了许多人对王室的好感。

而这些复杂的活动安排,颂歌表演,和精准的时间规划才诞生了不到150年。1820年之前,这些仪式全部几乎都是不存在的,没有专职的活动策划人员,没有连唱十几首国歌的华丽合唱团,甚至连主持典礼的主教也总是心不在焉。在王室的典礼方面,英国既没有什么传统,也没有什么创新,它之所以成为了活化石,也得感谢横扫欧洲的革命浪潮和两次世界大战,其他国家发明的传统已经消失了,当历史的进程暂时停下时,它已经是大国中唯一保留着这种遗产的国家了。

去年日本天皇登基典礼引起世人瞩目,大多数人都会都对其冗长而又奇特的仪式感到困惑,但这也是一种重新发明的传统和真正的传统杂糅的产物。

明治天皇的父亲仍然按唐制登基继位,轮到他的时候,突然转变180度,变成了百分百的西方画风,天皇穿上了欧洲王族最喜欢的军装,毫不顾忌他矮小的身材显得格格不入。日本在历史上被各种强势文明所影响,产生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它们是在历史长河中发现的传统,也是正在进行的传统的发明。

德仁天皇登基典礼上的首相安倍晋三

当身着燕尾服的安倍在身着唐制服饰的德仁天皇面前高呼万岁时,发现的传统和传统的发明交会在同一时空。安倍这一套标致的燕尾服,英国人自己都不怎么穿了,它们在明治维新150年之后,却又成为了日本自己的传统文化。

对于历史上经历了无数帝国兴衰的我们来说,这场表演容易让人感到别扭。我们甚至可以大概猜测出他们是在哪一个环节学走样了,到底是遣唐使进行艺术再创作了,或是天皇自我的理解有偏差了,而我们当然也可以说它山寨出了创新。

但前者或是后者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坚持到底还活着的都是老专家,时间长了还没被忘掉的就是传统了。

比较遗憾而又幸运的是,美国并没有什么传统文化,虽然它在二战后的时间内统治并影响着日本,但它并不会给日本加上什么新的“传统”,麦克阿瑟虽然没收了天皇的钱,但并没有破坏天皇的传统。

但没钱又怎么维护传统呢?不用担心的是,只要民族国家的共同体依然存在,就会有人出钱出力去支持这些传统。曲解历史是成为民族国家的过程,也是人们融入共同体的过程,它或许不值得骄傲,但它是我们成为人类的一种本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