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刺客信条3》重看美国独立战争(下)

在游戏的后半章节,康纳和他的老父亲合作,揭开了一些历史事件背后的运转逻辑。我们才发现查尔斯 · 李为华盛顿背了黑锅,当年下令对康纳的部落屠杀的,正是乔治 · 华盛顿本人。

此段情节固然为游戏原创,但也不是没有历史根据。在北美大陆,华盛顿死里逃生的七年战争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开拓地的争夺,这是法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英军对抗的也是法国和印第安人联军。

虽然北美战场最终以法国人的完败告终,但英国人也突然明白和印第安人继续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就在战争结束的1763年,乔治三世颁布的《皇家宣言》(Royal Proclamation)规定,禁止私人向西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拓殖,“那些和我们有联系的、由我们保护的印第安部落或民族拥有我们土地和疆域部分土地的权利不能被骚扰或被干涉,也不能由我们割占或购买,这些土地属于他们或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用于狩猎是公正而合乎道理的,对我们的利益和殖民地的安全而言是必需的”。

1763年,巴黎和约后绘制的北美英国地图

这个看上去非常公平合理的条约当然不是英王突然良心发现的产物,就在7年战争结束之时,庞蒂亚克战争爆发了,渥太华酋长庞蒂亚克在大湖区把英国人打的落花流水,整个武装冲突爆发于1763年上半年,而各个部落和英国人的冲突则断断续续地持续到1766年。

刚烧了七年钱打仗的英国根本无法继续承受旷日持久的治安战,于是就有了这个看上去对大英非常不平等的条约。它的出发点当然不是给予印第安各部落保留土地的特权,而是将土地交易的权利完全收归国有,完全地限制了殖民地居民自由开拓土地的权利,无论这种“开拓”使用的方式是用掠夺或是买卖。这个看上去对原住民非常有利的条约一方面安抚了印第安人,也警告了那些蠢蠢欲动希望在新世界发一笔财的殖民者。

基于这些史实,我们可以认为,对土地的渴望也是独立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殖民地的农民和小地主们本来指望英军在赶走法国人之后给予他们开拓土地的特权,但他们失望了。不过换个角度来思考的话,他们很快也意识到,在法国人的威胁彻底消失之后,他们不再需要英国的庇护了。当然,多年以后,当加拿大的保皇派把白宫一把火烧了之后,他们才会意识到这个想法too young too simple。

游戏选择康纳这个英-印混血来作为独立战争主题的主角,也是对这段历史的一种反思。康纳的部落所拥有的土地,在游戏的主线剧情中,先后遭遇了武装殖民者团伙直接掠夺(查尔斯 · 李的进攻造成他妈死了)和武装“商人”(威廉 · 约翰逊)的强买强卖。

华盛顿以及美国国父们本身就是这场土地革命的推动者,自由是这场革命的面子,自由地获得土地才是这场革命的里子。

北美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掠夺,并不单纯的革命动机,复杂且充满投机分子的革命队伍,组成了《刺客信条3》中的美国独立战争的完整图景,这些争议性的历史,都在游戏里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展现。

1775年,独立战争后的北美势力范围,西班牙和北美13州之间是印第安保留地,在此后的一百年内,它逐渐萎缩。

《刺客信条》是一系列理想主义的创作,它努力地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细节可能是怎么样的,虚实之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任何历史事件,都很难用理想主义的角度去审视。《刺客信条3》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它基于“弑父”的主题设计完美的和历史相对应。

康纳选择和华盛顿合作也是理想主义的选择,他所了解的是英国人不可能比美国人更好,但也怀疑美国人可能会变得更坏。而遗憾的是,更坏的结果并不是虚构的“暴君华盛顿”,而是失落的秩序,美国人的获得的自由终于成为了原住民的噩梦。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如果康纳的生命在独立战争后就结束,他可能会得到真正的安息,因为在独立战争之后的一百年内,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掠夺远超他的英国父亲。

如果他还活着,一定会想起父子相见时他质问父亲的问题:“圣殿骑士到底追求么?”

“秩序,目标,管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